我们医生通常是这样发现“凶手”的----
以往超过90%的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可以选择外科手术或放疗,但治疗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不足20%。而早期食管癌通常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即可根治,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势,5年生存率可超过95%。因此,如何提高早期食管癌的发现率并尽早进行下一步治疗成为目前医学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内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大大提高。
目前我们有多种新技术新手段帮助医生发现早期食管癌,下面向大家介绍常州一院常用的三张新型内镜方法:
1.目前世界最新型Olympus系列内镜。具有高清晰、高亮度、对比性强的特点,便于发现隐匿病灶。有经验的内镜医生可以发现早期食管癌的多种表现类型:充血型、糜烂型、斑块型和乳头型。
2.染色内镜。通过对食管黏膜喷洒lugol碘液的方法,使普通白光内镜下不易观察到的病灶,变的更加清晰。如图C中呈黄色改变的部分为癌性病灶,但在图A中不易观察到,容易漏诊
3.窄带成像技术+放大内镜(NBI+ME)
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早期食管癌症状多不典型,易被忽略。主要为胸骨后不适、烧灼感、针刺样或牵拉样痛,进食通过缓慢并有滞留的感觉或有轻度哽咽感,早期症状时轻时重,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甚至可无症状,往往需要胃镜体检才能发现。发现早期癌,需要医患共同努力,医生需要提升内镜检查技能,丰富早癌知识,内镜检查时需要具有高度责任心,练就一双“鹰”的眼睛。普通人群需要具有胃镜体检的意识,克服内镜检查的“恐惧心理”,尤其是有消化道癌家族史、喜食粗糙、过烫食物、长期食管炎患者均为高危人群,建议密切随访,开展食管早癌的NBI+ME+染色内镜的精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