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就是咽不下的一口气,“生气憋闷”是得肿瘤最快捷的方式,
长久以来,人们在抗击肿瘤的征途上举步维艰。近年来,医学家正在研究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肿瘤防治方法———快乐。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那笑一笑能不能让“肿瘤君”滚蛋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好情绪是如何打败肿瘤的。
憋出来的大疙瘩
我在临床中体会到,很多癌症病人是因为心里面窝了一口气,闷在身体里面出不来,“心结导致气脉打结,气脉打结导致肿瘤发生。”中医认为,气血经络不通,脏腑阴阳失调是疾病的根原,尤其是癌症,其根本原因是整个气脉不断的打结,越结越多,最终形成一个大疙瘩——肿瘤。
因此,“生气憋闷”是形成肿瘤的快捷方式。我昨天刚看了一个病人,是因为家里面的矛盾心里窝了一口气无处倾诉,得了肺癌,而且是晚期,老太太才66岁,她告诉我,半年前体检时还一点问题都没有呢。还有一个病人,是一个政府部门的领导,退休后半年得了食道癌,查出来就是晚期了,原因是以前一顿饭参加好几个饭局,忙的不可开交,退下来之后一整天半个饭局都没有,对比太明显,内心太失落,无人倾诉,闷在心里,变成癌症。
记住:憋屈的事情要化开,否则最容易得癌症!
现在要你命的肿瘤,当初只是一口咽不下的气
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情绪会造成疾病。因为情绪是无形无相的,可能在生气、愤怒、委屈的当下,我们还能有所察觉,但事情过后,情绪似乎就不见了呀!
事实上,情绪不是不见了,而是换了一种形式在我们体内存在。情绪是一种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是不会凭空消失的,只是在有形无形之间进行转化而已。
有句口头禅,叫生了一肚子气。喏,这时无形无相的情绪已经转变成气了。气还是比较容易感知的形态。事实证明,胃正是身体的受气包,压抑的情绪首先会引起胃部的不适。
情绪进一步压抑,就会由气态转化成为液态。中医讲的“痰迷心窍“,正是一种聚气成湿的典型的情志病。想当年范进中举后发疯,就是他丈人一巴掌打出一口浓痰后才清醒过来的。
病情继续发展,情绪深入身体经络、脏腑,形成各种淤堵乃至肿瘤。谁能够想得到,现在在身体里头要你命的肿瘤,当初只是一口咽不下的气呢!
情绪好,就可能和肿瘤和平相处
印度有句谚语:“你对生活笑,生活也对你笑;你整天哭丧着脸,生活也对你哭丧着脸。”故而印度人大多爱笑。而“笑一笑俱乐部”的创始人、印度医生卡特利亚经过大量研究之后发现:只要是笑,大脑就会发出指令,让身体分泌“快乐”的化学元素。所以他经常对学员说,你只要笑,不要问为什么笑。笑过之后,你就会身心健康,活力四射。
西方也有句谚语:“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科学证明,笑能使人的肺部扩张,胸部肌肉得到舒展,人在笑声中如同做了深呼吸运动,并清除了呼吸道的废物;笑能使消化液的分泌增加,消化道的活动增强,促进食欲;笑还能使思想放松,心情舒畅,有助于睡眠。西方科学家经过研究后认为,笑能促进内脏器官活动,调节内分泌系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缓解病痛,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无独有偶,法国一位名叫亨利·理班斯坦的医学博士也说:“笑,是一种类似于原地跑步的锻炼方式,它可以使肌肉强壮,加强心律,加快脉搏,扩张支气管。加速肺部换气;不仅等于给内脏按摩,而且也等于给小腹和胸大肌推拿,由于吸收了更多的氧,因而也净化了血液。另外,笑能提高工作效率,驱除劳动的疲劳,对神经过敏或容易暴躁发怒的人来说,是一剂良药。人在笑的时候,脑子里会产生儿茶酚氨和其他荷尔蒙,这些物质能使体内自行产生吗啡,有利于镇静”。故而根据笑的生理效应,这位亨利博士发出忠告说:“为了你的健康,不应当放弃任何开怀大笑”。
因此,科学家认为,鼓励人们尽可能地发挥人生的光明面,用行善、助人、欢乐、爱护与情感来充实生活,以积极的态度来对等人生,乃为有助于健康、并消除“愁眉打百结”和减少疾病的有效之举。一个情绪开朗的人,应是嘴边常挂三分笑的乐者,尽管生活中不免有烦恼和挫折,但却能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正如清代人石成金在其《传家宝》一书中所言:“天下快乐之事,随时随地俱有,惜人不能知耳”。
中医认为,七情当中,唯有“喜则气缓”,适度的喜悦,可以使气脉缓和通畅。心结打开,气结就打开,肿瘤多数是因为气结所致,经常发自内心的微笑,就会使神经肌肉放松,气血就会流行通畅,肿瘤化为无形。抗癌明星宛庆余的抗癌心语:“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大大提高人身体的免疫力,很多时候比药物治疗更重要。”
简介
jianjie
医院肿瘤治疗康复中心是一所集体医疗、科研、预防、养老、’康复为一体的专业中医治疗肿瘤病的医疗机构。
在领导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成立以来,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根本、以质量为生命”的发展方针、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研发能力。
在院领导的带领下专家组在癌瘤诊疗上以中医为特色,配合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结合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形成自己的诊疗特色,针对每个病人千差万别的特点,临床症状的差异,强调实施个体化诊疗整合,以人为本,创立了人性化多科目辩症分型个体化诊疗方案。